母校在我的心中,永远都是一块乐土。我美好的少年时光几乎都是在临川一中度过的,那段日子给了我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。七十年代的一中,校园里比较空旷,水塘镶嵌在跑道之中,一片一片的竹林像淘气的孩子,时不时地弄出一点声音来吓唬你,一颗颗高大的梧桐树像父母一样,时刻呵护在我们的身边。走出校门,是清澈的小溪和肥沃的农田,一到春天,那满眼金黄色的油菜花和迎风招展的禾苗,每天都目送着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回忆在临川一中度过的时光,让我最难忘的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。七十年代的中学,学校要经常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劳动,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,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,使大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。在河西离学校七、八里的火焰山上,就有学校的劳动基地。我们经常到那里去劳动,主要是干一些农活,如插秧、挖花生、收割稻谷等等。
记得有一次,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,在路上与同学争吵了起来。我说花生是长在土里的,那个同学说是长在树上的,谁也不服谁。到了花生地里,我俩找啊找啊,没有见到树,只看见地上有像小树一样的植物。我忙蹲下身子,寻找上面是不是长有花生,也没看见。我心里暗喜,连忙使劲把那颗花生拔了起来。“哇!”我俩不约而同叫了一声。原来,在它的根部,挂着一颗颗胖胖的花生。这一下,我可乐了,乐得跳了起来,乐得忘乎所以,整个一天心里甭提有多高兴。当时,那个同学拿眼睛瞪了我一下,说:“我俩来比赛,看谁挖得多” 。“好!”我答应着,然后,按照老师的要求,开始了挖花生比赛的活动。每每想起那劳动的情景,那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,我的心里就会生出无限的喜悦。我在劳动中,学习到知识,感受到快乐,培养了精神。在劳动中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。
想起二十多年前,我仿佛又坐在母校那透亮的教室里,听老师讲课,跟着老师朗读。临川一中是一个深具优良学习传统和严谨治学风范的中学,那里有一大批辛勤耕耘的园丁。正是在他们的劳作下,这块丰润的土地才会有骄人的收获,才培养出一代一代的临川才子。我初中、高中时的章文娟、过曦晨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章文娟老师是上海人,她远离都市繁华来到临川一中教书,克服了各种困难,勤于教业,默默地教书育人。过老师做人是那样的和蔼可亲,教学是那样的循循善诱。他当时是年纪最大的老师,可是他老当益壮,不知疲倦地讲授知识,给予了学生许许多多细致入微的教导和关怀。他们是我最敬重的人,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。在母校迎来五十华诞之际,我以一个人民警察的名义,向全体老师、员工和学子们表示崇高的敬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