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指一挥间,离开我的母校――临川一中已经近16个年头了。不知不觉地,母校迎来了自己的50周年华诞。回想自己当年在母校的求学历程,往事历历在目,师长的谆谆教诲,言犹在耳,无须赘述。这里我要描绘的是至今仍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的学校西边的那条小溪。
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这条小溪有它自身的名字,叫宜惠渠。从外表来看,小溪很普通,宽不过数米,深不过一米,岸边也没有高大的树木,最多也就零星地有几棵低矮的杨柳。小溪并不是天然形成的,而是在上世纪50年代大修水利时的产物。溪水从南边流淌过来,紧沿着学校西边的围墙向北流去。对岸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。每年的春末,雨水丰沛,溪水高涨,几与岸齐。秋末以后,就进入了枯水季节,水浅到溪床上的石头露出了头脸。
数十年来,这条小溪灌溉了岸边无数的粮田,为沿岸农业做出了贡献。同时,它也为母校的莘莘学子的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每当清晨的阳光刚刚撒入小溪东边无垠的稻田的时候,在田埂上、岸边就三三两两地出现了晨起的学子身影。学子们或朗读,或默诵,在吸收着清新的田野气息时也将知识输进了自己的脑海。沿小溪围墙的西面是宽敞的校园操场。这里有生长了数十年的参天大树。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,小溪东面稻田远处的村庄升起了袅袅的炊烟,而西边操场上满是学子们的矫健身姿。经过一天紧张学习的学子们,神经放松下来,有的在参天大树下的体操器械上腾挪翻越,有的在沙坑边冲击着自己的跳跃记录,有的在篮球场上奋勇争先。这生龙活虎的场景和隔着小溪的校园西边静谧的稻田互相辉映,动静场面和谐有致。
人们常说,有山、有水,周围才会显得有灵气。学校周围并没有山,多亏了西边的这一条小溪,给母校平添了一份灵气。我们的莘莘学子,借助这样的灵气,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,勤学苦练,为将来走向社会做着扎扎实实的努力。小溪沿着学校西边的围墙,数十年来就这样一直静静的流淌着,目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入神圣的高等学府和工作岗位。
2005年5月于上海